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勇哉黃埔精神 永垂青史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編按】六月十六日適逢黃埔建軍八十二周年,本刊謹製作專刊,緬懷當年 國父創設陸軍軍官學校之艱辛歷程,以及國民革命軍從黃埔創校至今,為國家犧牲奮鬥的偉大事蹟。 ◎艱辛黃埔建軍 奠定國家發展 民國初肇,軍閥割據,列強環伺,國事內憂外患,為建立國家武力,培養健全的革命幹部, 國父孫中山先生決議設立陸軍軍官學校,乃於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於廣州市長洲島創校,任命先總統 蔣公為校長,並親頒「親愛精誠」校訓暨開學訓詞(後為國歌歌詞)勗勉師生。回顧建校初期,黃埔先賢先烈以五百枝步槍奠基,憑藉「不貪財、不怕死、愛國家、愛百姓」的高尚志節,發揚「犧牲、團結、負責」的黃埔精神,為國家爾後發展奠定深厚穩固的基石。 陸軍軍官學校創校後,曾因應時局三度遷校,分為黃埔時期(民國十三年至十六年)、南京時期(十七年至廿五年)、成都時期(廿六年至卅八年)、及鳳山時期(卅九年迄今),並於四十三年改制為四年大學教育,為國軍培育文武兼備之幹部廿八萬餘人。 黃埔時期,學生接受軍事教育並編成教導團,陸續參與商團之役,東征時期—淡水、棉湖、惠州之役,北伐時期—汀泗橋、南昌、龍潭之役,在在以寡擊眾,所向披靡,終能統一全國。 ◎八年艱苦抗戰 贏得最後勝利 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的「盧溝橋事變」,揭開八年對日抗戰序幕。抗戰期間,全國人民憑著「地無分東西南北,人無分男女老幼」的必勝信念,奮起抵抗,粉碎日軍「三月亡華」的迷夢。卅年底,太平洋戰爭爆發,中國抗日遂由孤軍奮戰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一環,抗戰期間,由於國軍將士發揮不怕難、不怕死的精神,赴湯蹈火,英勇禦敵,終於在卅四年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。抗戰勝利,不僅使中國擺脫百年的屈辱,廢除不平等條約,更一躍而為世界四強之一。 ◎中共武裝叛亂 趁機竊取神州 中共在八年對日抗戰期間,假藉共赴國難,接受政府收編,實則趁機擴張地盤,致抗戰勝利時,中共已擁有百萬大軍,並占領華北廣大鄉間。國民政府原欲以政治協商解決中共問題,未料中共在蘇俄的扶持下,公然武裝叛亂,致使戡亂戰事又起。 然而歷經八年戰亂,全國百廢待興,兵疲民窮,加上國軍在戡亂戰役中的失利,致神州赤化。 ◎臺海輝煌戰役 確保國家安全 自民國卅八年政府播遷來臺,中共始終未放棄以武力解放臺灣,臺海曾先後發生多起重要戰役,其中較著名的包括: 一、卅八年十月金門保衛戰: 歷時三天激戰,我守軍殲滅共軍約四千人,俘虜共軍約七千人。我軍則有官兵一千二百餘人殉職成仁,另有一千九百餘人負傷。金門保衛戰是戡亂後期國軍一次成功的殲滅戰,遏止共軍渡海犯台的企圖,可說是我戡亂戰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捩點。 二、登步島大捷: 民國卅八年十一月三日,共軍為攻占舟山群島,以四個營的兵力從距登步島約只有三公里的桃花島出發進犯,經過三天激戰,我軍痛殲來犯之共軍,獲致輝煌戰果。 三、九三砲戰: 民國四十三年九月三日下午,共軍開始向我金門地區猛烈射擊,企圖轟毀我停泊於水頭海面海軍艦艇,半月間,計著彈八千七百餘發。當共軍向我砲擊後,我金門防衛司令官劉玉章將軍,斷然下令駐金砲兵部隊實施反砲擊。至九月十五日,駐金砲兵營始改裝一五五榴砲,之後又獲得三個砲兵營增援,乃採取主動,前後反擊五十餘次,耗彈五千餘發,其間以九月廿三日,得到海、空軍密切配合支援,集中砲兵火力向大嶝、蓮河、廈門等地區共軍砲陣地射擊,給予共軍重創。 四、一江山戰役: 四十四年一月十八日,共軍集結陸軍萬餘人、艦艇一五○餘艘、飛機二○○餘架次,採用三軍聯合作戰模式,以絕對優勢兵力、火力,大舉進犯面積僅一.二平方公里的一江山島。當時守備一江山的是「反共救國軍」江浙總部所屬的第四突擊大隊、第二突擊大隊四中隊和一個砲兵中隊,共計千餘人,與共軍英勇奮戰六十餘小時後,因敵眾我寡,彈盡援絕,一江山終告陷落。一江山戰役,我軍王生明司令以下七百多名官兵,壯烈成仁。 五、八二三台海戰役: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廿三日下午六時半,中共向我金門列島瘋狂砲擊,砲擊一直延續至十月六日止,期間共軍共發射四十七萬餘發砲彈,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彈三千一百餘發,而我金門軍民,在如此危險環境下,仍能屹立不搖,不但粉碎中共逼迫國軍自金門撤軍之陰謀,我金門軍民英勇之表現亦贏得國際社會的注目和讚揚。此外,我空軍與中共空軍接戰十二次,其中以九月廿四日空戰最令人矚目,我空軍卅二架戰機在溫州灣上空擊落十一架中共米格機,締造一比十一之輝煌戰績。 ◎榮民犧牲奉獻 國人享有安定生活 自政府播遷來臺後,國軍官兵繼志承烈,一脈相傳國民革命軍「犧牲、團結、負責」的黃埔精神,勵精圖治、整軍經武,日益精實壯大,且在歷次臺海戰役中,創下輝煌戰績,成功的阻敵進犯,遏止了共軍渡海犯臺的企圖,使得台海安全得以屏障;由於當年榮民袍澤赴湯蹈火、犧牲奉獻,才有爾後臺灣穩定、快速的發展,國人在享有安定、舒適的生活時,莫忘榮民袍澤為捍衛這塊土地所作的付出與貢獻。 (資料來源:國防部史政編譯室、國軍歷史文物館網站)(點閱次數:1664)